Leo Editor 的使用可以從 LEO_EDITOR 的環境變數設定開始, 讓多元的大綱管理流程, 成為您程式開發與資料管理上的一大利器.
Leo Editor 與 SciTE
當使用 KMOLab 所建立的 Windows 64 位元操作系統環境下的可攜系統時, 只要在 start.bat 中, 加入 LEO_EDITOR 環境變數的設定, 使用者就可以將大綱中的 Python 程式, C 程式, Dart 程式或 Lua 程式碼, 直接帶到 SciTE 編輯器中執行.
REM 設定 Leo 所用的編輯器 set LEO_EDITOR=%Disk%:\wscite\SciTE.exe
對於比較簡單的 Python 程式段, 則可以直接在大綱對應的內文區, 直接透過 Ctrl + b 按鈕執行, 而比較複雜需要獨立執行的 Python 程式段, 則建議利用執行緒執行,以免拖累 Leo Editor 本體的執行.
import os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http.server, ssl def domake(): # build directory os.chdir("./../") server_address = ('localhost', 5443) httpd = http.server.HTTPServer(server_address, http.server.SimpleHTTPRequestHandler) httpd.socket = ssl.wrap_socket(httpd.socket, server_side=True, certfile='localhost.crt', keyfile='localhost.key', ssl_version=ssl.PROTOCOL_TLSv1) print(os.getcwd()) print("5443 https server started") httpd.serve_forever() # 利用執行緒執行 https 伺服器 make = threading.Thread(target=domake) make.start()
Leo Editor 的入門不容易
從 Leo Editor 的開發歷史來看, 自 1995 年啟動, 歷經使用 Borland C 與 Tkinter 等階段, 直到 2012 年採 Qt 作為圖形介面之後, 才開始穩定下來. 現在更有 LeoVue 與 LeoInteg 等兩個專案, 分別利用 Javascript 與 Typescript, 將 Leo Editor 帶進網際與 Visual Studio Code 的應用領域.
假如再加上最近 Qt 喊出的使用授權大變更, 接下來的 Leo Editor 開發可能即將面臨一波更大的轉變.
Leo Editor 的入門之所以不容易, 源自於其早期訂下的長遠目標, 因為試圖結合大綱編輯器與 Literate Programming 本來就是一條艱困的程式開發道路. 而且 Leo Editor 程式設計的思維大量依賴 Python 語法與 Vim 原理, 同一個 Leo Editor 版本在不同操作系統的使用流程, 又因為各種原因而導致有許多獨門克服方法. 即便是同時使用 Mac, Linux 與 Windows 的老手, 都可能因為 Leo Editor 程式碼的快速改版而經常碰壁, 更別提初學者面對各種使用門檻時的無奈與慌亂.
但是又何奈
KMOLab 使用 Leo Editor 的時間已經超過 10 年, 期間仍然找不到其他替代工具. 只能利用 SciTE 來補足 Leo Editor 在 parse 大檔案過程效率的不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